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大都设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多设在道路会合处,说明
A.水源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 |
B.气候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 |
C.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 |
D.交通运输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 |
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大→小→大 |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大→小→大 |
C.北半球夜长的变化:短→长→短 |
D.地球公转速度:快→慢→快 |
该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读图完成问题。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 B.中山站 | C.长城站 | D.南极点 |
从2008年12月22日到昆仑站建成期间,福州()
A.昼长夜短 |
B.昼长逐渐增大 |
C.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
D.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较大值 |
若某地某日昼长16个小时,它的日出与日落的时间应该分别是()
A.6时和18时 | B.8时和16时 | C.5时和19时 | D.4时和20时 |
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A.阴雨天 | B.太阳直射 | C.观察角度不同 | D.太阳斜射 |
此日杭州的昼长为()
A.一年中最短 | B.12小时 | C.一年中最长 | D.无法判断 |
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A.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
C.南北回归线之间 | D.赤道 |
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问题。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位于南半球,且纬度最高的地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三个月后,贵阳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