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因此,国家要继续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需要财政发挥作用,首先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收入,但同时要处理好与居民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 不久前,西安市提出“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三年发展,增收提效,努力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维护城乡居民权。 “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统筹城乡专项资金的70%将用于新农村社区建设,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8项_体化工程。到201 5年,城乡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将增加到650所;建立城乡医院对口联系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制度一体化;农村通村客车和区县公共交通覆盖率都达到100%;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县域经济总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使财政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促进该地社会事业的发展?
(2)运用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为该地经济社会和谐平安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曾经有一位作家说:如果我是外星人,我选择足球来了解地球的人类。每一支球队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缩影。巴西足球体现着拉美人的自由放纵与热情奔放,法国足球延袭了法兰西文化中的浪漫与灵动,德国足球浸透了理性思考等哲学体系式的严肃和统一,荷兰足球再现着几个世纪前称雄世界的“海盗”身影,意大利足球显示着恺撒的风范,非洲足球展现了非洲人自然流露的天性……
请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分析上述材料。
我国古代哲人留下了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⑴上述名言警句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⑵这些名言警句带给我们哪些哲学启示?
近年来,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放缓,从GDP总量上来衡量,中部与东部之间的差距已拉大到6倍。中部发展牵动全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放缓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放缓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8分)
材料 2008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⑴我们党在作出重大决策时,为什么要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
⑵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材料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时代特征、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常识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