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回答下列问题。

年龄
0~14
15~60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 000
6 500
1 500
10 000
死亡率(%)
0.6
0.6
2.5
3.7

人口数
3 500
6 000
500
10 000
死亡率(%)
0.75
0.7
2.2
3.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 
②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 
③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 
④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①乙地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甲地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②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③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④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表示澳大利亚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 C.③曲线 D.④曲线

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蒸发旺盛
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
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

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推测P地属于()

A.草原区 B.森林区 C.都市区 D.农耕区

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近年,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甲、乙两地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
B.沙尘暴、洪涝灾害
C.酸雨、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土地盐碱化

2012年2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太阳爆发了一次X2.2级耀斑(X为最高级别)。此次太阳耀斑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可能包括()

A.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
B.许多地区的有线电通信中断
C.我国上海地区上空出现极光
D.使罗盘等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太阳辐射中被绿色植物用来进行光合作用的部分能量称为光合有效辐射,简称PAR,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产品质量。读“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多年月平均值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与PAR的季节变化特点是()

A.Q值夏秋季节大,冬春季节小
B.PAR值冬春季节大,夏秋季节小
C.Q值比PAR值季节变化更大
D.Q值与PAR值在同一个月达到最大值

造成太湖地区太阳总辐射(Q)6月和8月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度
C.天气状况 D.地面反射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