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高僧玄奘于627年8月从长安出发,长途跋涉到达天竺国北部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受学。645年2月回到长安。下图为“玄奘西天取经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玄奘法师回国依次经过的河流描述错误的是
| A.①河流的年径流量最大,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
| B.②河流下游流经沙漠地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 C.③河流为内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 |
| D.④河流含沙量大,有凌汛 |
玄奘法师回到长安时,那兰陀
| A.附近河流已进入汛期 | B.昼长夜短 |
| C.东部沿海地区易受风暴潮肆虐 | D.主要盛行东北风 |
.在笔记本上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比较适宜的是
| A.1:4000 | B.1:8000000 |
| C.1:800000 | D.1:4000000 |
.在分层设色地图上,绿色地区表示的地形是
| A.高原 | B.山地 | C.丘陵 | D.平原 |
.在某幅地图上,60°N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两地的时差是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
| B.1:15000000 |
| C.1/30000000 |
| D.0 400 800千米 |
读等高线图(1-2-4),完成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站在E处可以清楚地看到小河 |
| B.站在甲地既能观测到乙,又能观测到丙 |
| C.从丙处到甲处比到乙容易 |
| D.从丙处到甲处大约有50多米远 |
.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 B.自东南向西北 |
| C.自东北向西南 | D.自西南向东北 |
.E处断崖的相对高度不会低于
A 150米 B 250米 C 300米 D 100米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图1-2-3),据图判断1~3题:
.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①<③ |
| B.①<② |
| C.①>② |
| D.③=④ |
.实际调查发现乙城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的
|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
|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
|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
|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
.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
| C.修梯田,种植水稻 | D.营造混交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