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 B.三江平原
C.帕米尔高原 D.江南丘陵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A.滑坡—地震—疫病流行 B.台风—暴雨洪涝—火山喷发
C.地震—海啸—洪灾 D.旱灾—森林火灾—虫灾

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
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

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读图,回答题。

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题。

地区





☆☆

☆☆
☆☆☆☆

☆☆☆


☆☆☆


☆☆
☆☆☆☆


☆☆☆☆
☆☆☆


甲代表的环境问题是

A.寒潮 B.酸雨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A.森林覆盖率高 B.经济发达 C.降水充沛 D.纬度位置和地形

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加强冬季供暖

我国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构造活跃②地形复杂③冬季多暴雨④破坏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