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大众传媒发展情况表(1985~2000年)
|
1985 |
1990 |
1995 |
1999 |
2000 |
报纸总印数(亿份) |
246.8 |
211.3 |
263.3 |
318.4 |
329.3 |
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280799 |
647762 |
2332 164 |
2931 682 |
3381 466 |
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 |
38056 |
91572 |
383513 |
526483 |
585007 |
互联网用户(户) |
|
|
7213 |
3014518 |
9021717 |
请回答上表中四种传媒发展的速度,哪种最快
A.报纸 B.广播节目 C.电视节目 D.互联网
“历史前进到一定阶段,解决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两大问题,就愈来愈成为打开中国近代化前进通道的首要的、第一位的问题。”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思想出现 | B.“中体西用”观点产生 |
C.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 D.民主和科学思想兴起 |
20世纪最后一期《时代》周刊评选出一位“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之谜的开启者”。这位“世纪人物”是
A.伦琴 | B.普朗克 | C.爱因斯坦 | D.哥白尼 |
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天下积弱之本,必自妇人不学始。”他们主张男女平等、“兴女学”,呼吁妇女应受教育,因为幼儿教育依赖母教,女子教育的好坏决定国家强弱。这些知识分子的代表最有可能是
A.林则徐 | B.曾国藩 | C.郑观应 | D.谭嗣同 |
“夫欲制胜于人,必尽知其成法,而后能变通,而后能克敌。……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该观点
A.反映了洋务派的核心主张 |
B.表达了维新派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愿望 |
C.代表了顽固派的普遍愿望 |
D.成为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廿七部酋分东西二路,而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谓不公乎!”材料反映了魏源
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愿望 | B.对西方民主的朦胧认识 |
C.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 D.向往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