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其中规定: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总司令;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军权高于行政权 | B.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
C.总统权力至上 | D.分权与相互制衡 |
隋文帝在强调“儒学之道”为治国根本的同时,也认为:“佛法玄妙,道教虚融,成降大慈,济度群品”“法无内外,万善同归;教有深浅,殊途共致。”这些主张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 B.导致佛道在隋朝取得统治地位 |
C.体现了三教调和之风 | D.体现出儒佛道三教的趋同 |
1849年雨果在万国和平大会上提出一个名词“欧罗巴合众国”,并预言:“炮弹和炸弹将让位于选票,各民族将普遍使用表决权,一个伟大的拥有主权的立法机构将实行其真正的仲裁。这个机构之于欧洲,就像英国国会之于英国、德意志联邦议会之于德国、法兰西制宪会议之于法国一样。”雨果对欧洲未来的设想是
A.以和平民主方式建立主权国家 | B.和平民主基础上主权国家的松散联合 |
C.英德法三国主导的欧洲主权国家联盟 | D.欧洲各国议会共同决定欧洲内部事务 |
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A.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 |
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
C.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的发展方向 |
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
1945年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大选。对这一纲领认识正确的是
A.外部有助于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 B.本质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改良方案 |
C.结果上解决了社会贫富分化问题 | D.手段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英国政府最受尊重的元老此时也出书鼓吹计划一事的重要性,书名为《复苏》,他在书中主张,社会必须经过妥善筹划,方能避开大萧条性质的恶性循环。”材料表明
A.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被广泛接受 | B.西方大萧条反衬了经济计划的优点 |
C.实行计划经济才能摆脱经济危机 | D.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