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4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议论
| A.都符合史实 |
| B.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
| C.只有明成祖说法与史实不符 |
| D.都与史实不符 |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够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指出:西周时期,庶民与士只知效忠于“家”(卿大夫),不知有“国”(诸侯),更不知“天下”(天子)这一现象()
| A.促使西周强盛 | B.导致诸侯割据 |
| C.强化宗法体制 | D.促成秦朝统一 |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 A.“周王—卿—诸侯—士”的等级序列 |
| B.“周王—诸侯—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
| C.“周王—卿—士—诸侯”的等级序列 |
| D.“周王—诸侯—士—卿”等级序列 |
近代有学者称:“‘封建社会’这个名词的正确定义,就是名义上在一个王室的统治下,而实际上土地权和政治权却被无限制的分割:每方土地上都有它的大大小小的世袭主人,支配着一切经济和政治上得权利,形成一种地主与附属土地的农奴的现象。”这种封建制度普遍推行的结果是 ( )
| A.初期有利于政权的固 |
| B.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
| C.导致了统一国家的裂 |
| D.削弱了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
| C.西周初分封制 | D.西周末王室衰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