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默写。(填对十处即可)
⑴海内存知己,_________ 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⑵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⑶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⑷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 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⑸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_______________。(范仲淹《苏幕遮》)
⑹人有悲欢离合, , 。(苏轼《水调歌头》)
⑺)《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化用典故,表达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从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到文天祥的“________ _?_______ _ _ 。”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2)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汉乐府《长歌行》)
(3)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4)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7)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8)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9)半卷红旗临易水,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10)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1)_____________,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12)岁寒,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13)乐器常常在古诗词中或传情达意,或渲染气氛,如《诗经·关雎》中的“参差荇
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传达了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李白的《三段
论洛城闻笛》中的“_____________”引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岑参的《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里的“_____________”烘托了边地送别友人的氛围等。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 |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运用典故,表明悼念故友物是人非的句子是,。 |
2. |
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在《论语》中认为:,。 |
3. |
春天的景象总是悦人眼目,怡人心神。《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天花开香郁的句子是;《岳阳楼记》中描写春天鸟欢鱼跃的句子是,。 |
4. |
《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陈说自己发奋苦学,不慕荣华的原因是。 |
默写(第①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1分,书写1分)
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②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⑥当我们遭遇困境时,要想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候,从而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按要求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日:“学而不思则罔,。”(《<论语>六则》)
(2)今当远离,,不知所言。(诸葛亮《出师表》)
(3)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
(4),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6),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7),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8)我挥一挥衣袖,。(徐志摩《再别康桥))
(9)古代的通信极不方便,寄出一封信往往要很长时间对方才能收到,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就表达了这样的苦恼和无奈。
(10)当人生陷入因境时,请不要轻言放弃,机会其实就在不远处,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就曾说:“,。”
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任选8空填写)
①窈窕淑女,。(《诗经》
②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④,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⑤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千嶂里,。(范仲淹《渔家傲》)
⑦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⑧《论语》中的“,”告诉我们在向别人学习时,应明辨优劣,善于选择。(《〈论语〉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