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的性别受性染色体控制,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为ZW。在鸡中,羽毛的显色需要显性基因C存在,基因型cc的为白色。已知鸡的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子一代都是芦花,如果子代个体相互交配。理论上,后代表现型分离比应是( )
①后代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1∶1
②芦花鸡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2∶1
③公鸡中芦花和白羽毛之比为:3∶1
④母鸡中芦花、非芦花、白羽之比为:3∶3∶2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基因型未知)的实验,得到实验结果见下表,如果杂交Ⅳ中灰色雌鼠和杂交Ⅱ中 的灰色雄鼠杂交,结果最可能是 ( )
亲本 |
后代 |
||||
杂交 |
雌 |
× |
雄 |
灰色 |
白色 |
Ⅰ |
灰色 |
× |
白色 |
82 |
78 |
Ⅱ |
灰色 |
× |
灰色 |
118 |
39 |
Ⅲ |
白色 |
× |
白色 |
0 |
50 |
Ⅳ |
灰色 |
× |
白色 |
74 |
0 |
A.都是灰色B.都是白色
C.1/2是灰色 D.1/4是白色
下列有关信息传递过程中,错误的是()
A.传出神经末梢突触小体![]() ![]() |
B.胚芽鞘尖端![]() ![]() |
C.雌蛾![]() ![]() |
D.小肠黏膜![]() ![]() |
下图为一个普通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模型,图中方框表示各营养级,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不考虑有机物质输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入射太阳能 |
B.对于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有机物质输入大于太阳能输入 |
C.若植食动物的摄入量为a,则顶位肉食动物最多可获得a/25的能量 |
D.从图中可以看出,部分能量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利用 |
下图甲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在胚胎发育早期进行分裂时DNA量变化如图乙所示 |
B.图甲中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
C.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d的兴奋 |
D.③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
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起,但轴突却只有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称为GSK的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GSK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 |
B.提高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 |
C.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 |
D.如果用药物改变GSK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