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下列实验步骤中错误的是
A.将抗原注入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 |
B.用纤维素酶处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
C.可用聚乙二醇(PEG)作诱导剂,促使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
下图中,甲表示植物淀粉酶与人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状况,乙表示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状况。下面正确的是
A.pH为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B.若细胞质由中性变成酸性,人淀粉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C.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
D.不能判断C酶的最适活性温度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全部清晰可见的结构是
A.染色体、纺锤体、细胞壁 | B.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
C.纺锤体、细胞膜、细胞核 | D.纺锤体、细胞壁、核仁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若从细胞周期的时间考虑,应选择下表中哪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
[来源 植物 |
细胞周期时间/h |
||
分裂间期 |
分裂期 |
合计 |
|
A、物种A |
10.6 |
0.4 |
11 |
B、物种B |
18 |
0.5 |
18.5 |
C、物种C |
16.5 |
2 |
18.5 |
D、物种D |
10.4 |
2.3 |
12.7 |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 | B.N/2和 Q/2 | C.N和Q/2 | D.N/2和Q |
在有丝分裂前期,细胞的动态变化中,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在于
A.染色体形成的方式不同 | B.赤道板出现的方向不同 |
C.核膜,核仁解体的时间不同 | D.纺缍体来源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