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A.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B.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
C.艾弗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 |
D.克里克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
下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
B.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
C.甲细胞所处时期进行中心体倍增,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 |
在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的比不可能是下列中的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视野中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
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和b属于同一个细胞周期 |
B.a段会发生DNA含量加倍 |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b段和d段 |
D.c段会发生染色体数加倍 |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只存在于基粒类囊体膜上,基质中没有 |
B.光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暗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
C.当对植物突然停止光照以后,暗反应也马上停止 |
D.光反应分解水生成O2,暗反应消耗O2生成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