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
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病毒H1N1亚型是第一个被鉴定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之后即不断地有新亚型的报道。下图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构造示意图,其中甲(简称H)与病毒进入细胞有关;乙(简称N)则与病毒粒子出细胞有关。抗病毒药物“达菲”(Oseltamivir)主要是抑制乙的作用。问“达菲”主要是阻断该病毒增殖时的哪一过程

A.病毒入侵细胞 B.病毒的核酸复制
C.病毒粒子的组装 D.子病毒释出细胞

下列哪一种来源的细胞其分化能力最强

A.骨髓干细胞 B.胚胎干细胞
C.造血干细胞 D.神经干纽胞

下列各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左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某种植物(二倍体)叶缘的锯齿状与非锯齿状受叶缘细胞中T蛋白含量的影响,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 T和t)控制,基因T表达的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基因型为AaTt植株自交,F1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F1产生的雌雄配子之间的结合是随机的
B.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的植株,叶缘呈锯齿状
C.F1群体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
D.能确定基因型为aaTT的叶缘细胞和根尖细胞中T蛋白的含量相等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分析
A
组织中脂肪的鉴定
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B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盐酸作用: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C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
需考虑不同营养级生物间的比例
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