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利用酵母菌发酵葡萄糖产酒,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实验过程中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之比为6∶5 |
B.甲、乙发酵罐分别在第5小时和第3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
C.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
啤酒生产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质量,因此,制备麦芽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下图为不同pH和温度对PPO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PO催化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反应 |
B.相同温度时,pH 7.8的酶促反应产物比pH 8.4的少 |
C.在制备麦芽过程中应将反应条件控制在温度80℃、pH 8.4 |
D.高于90℃,若PPO发生热变性,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变性越快 |
某班学生以新鲜菠菜叶为材料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不同层析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 |
B.乙可能在研磨时未加入SiO2 |
C.丙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
D.丁可能在研磨时未加入CaCO3 |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15℃时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为3.5mg |
B.图中最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温度为20℃ |
C.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相等 |
D.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开始减少 |
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A.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
B.在减数分裂时,A与a分离 |
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
D.A对a起显性的作用 |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2∶2∶1∶1 | B.1∶1∶1∶1 |
C.9∶3∶3∶1 | D.3∶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