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连着微伏表的两个电极测试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已知该纤维静息电位为-70mv,如果微伏表上发生一次持续约1ms的电位差的变化:由-70mv上升到0,再继续上升至+40mv,然后再下降恢复到-70mv,则刺激部位和微电极放置位置,正确的是

突触小体不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丙酮酸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之谜,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下列可能的原因是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B.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
C.Ⅱ处被破坏,刺激皮肤则肌肉没有反应,也没有感觉
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

下列与化学递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后,均能引起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
B.化学递质的释放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C.相同的化学递质可以引起不同细胞的不同反应,可能与突触后膜上糖蛋白的差异有关
D.在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结合后,可以引起持久的反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