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
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
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
D.GABA与受体结合后,导致Cl—内流,使突触后膜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8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 )
BB |
Bb |
bb |
|
男 |
非秃顶 |
秃顶 |
秃顶 |
女 |
非秃顶 |
非秃顶 |
秃顶 |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
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生下4个孩子,其中1个正常,2个为携带者,1个色盲。他们的性别是()
A.三女一男或全是男孩 |
B.全是男孩或全是女孩 |
C.三女一男或两女两男 |
D.三男一女或两男两女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
D.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