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硫原子核外电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排布在K、L、M三个电子层上 | B.3p能级上有2个空轨道 |
C.共有1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 D.共有5种不同的能级 |
向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CO2气体,溶液中CO32-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物质的量的关系图如下。下列关于图中a、b两点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a、b溶液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
B.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与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C.a、b两溶液都满足:c(Na+)+c(H+)=c(HCO3-)+2c(CO32-) +c(OH-) |
D.将a、b两点混合后溶液满足:c(OH-)=c(H+)+c(HCO3-)+2c(H2CO3)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
火焰呈黄色 |
原溶液中有Na+,无K+ |
B |
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pH计测两溶液的pH |
前者的pH小于后者 |
H2SO3酸性强于H2CO3 |
C |
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 |
未出现血红色 |
铝热剂中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的氧化物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
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X同主族,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Y与W核外电子数相差6,Z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W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递增 |
B.X、Z、W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
C.X、W分别与Y形成化合物在常温下均为气态 |
D.Z、W分别与Y形成的化合物均可作为耐高温材料 |
根据下图所给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碳的燃烧热为b kJ/mol |
B.2C(s) + O2(g)=2CO(g) △H=-2(b-a) kJ/mol |
C.2CO2(s)=2CO(g)+O2(g) △H=+a kJ/mol |
D.C(s) + O2(g)=CO2(g) △H<-b kJ/mol |
已知某有机物A分子式为C5H10O2,且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则A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共有(不考虑立体结构)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