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
B.根据速度定义式![]() ![]() |
C.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如图所示,带电平行金属板A,B,板间的电势差为U,A板带正电,B板中央有一小孔.一带正电的微粒,带电量为q,质量为m,自孔的正上方距板高h处自由落下,若微粒恰能落至A,B板的正中央c点,则()
A.微粒在下落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
B.微粒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mg(h+![]() ![]() |
C.微粒落入电场中,电势能逐渐增大,其增加量为![]() |
D.若微粒从距B板高2h处自由下落,则恰好能达到A板 |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经过八次点火变轨后,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中所示为探月卫星运行轨迹的示意图(图中1、2、4……8为卫星运行中的八次点火位置),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第2、3、4次点火选择在绕地球运行轨道的近地点,是为了有效地利用能源,提高远地点的高度 |
B.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逐渐减小 |
C.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D.卫星沿椭圆轨道由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卫星中的科考仪器处于超重状态。 |
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支架上的摆长为l的摆,小车与摆球一起以速度v0匀速向右运动.小车与矮墙相碰后立即停止(不弹回),则下列关于摆球上升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 |
B.若![]() |
C.不论v0多大,可以肯定H≤![]() |
D.上述说法都正确 |
如图所示,小车板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8kg,它被一根水平方向上拉伸了的弹簧拉住而静止在小车上,这时弹簧的弹力为6N.现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对小车施以作用力,使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起来,运动中加速度由零逐渐增大到1m/s2,随即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弹簧对物体的作用力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先向左、后向右 |
C.当小车加速度(向右)为0.75m/s2时,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
D.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8N |
如图,OP为粗糙的水平杆,OQ为光滑的竖直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环a、b,通过细线连接套在杆上,a环在A位置时平衡.当a环移到位置时也恰好平衡,在A位置水平杆受到的压力为
,细线的拉力为
,在
位置水平杆受到的压力为
,细线的拉力为
,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 ![]() |
B.![]() ![]() |
C.![]()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