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如图甲.一堵南北走向的墙上,所挂铅垂线如图乙所示,则这堵墙一定是( )
|
A. |
向东倾斜 |
B. |
向南倾斜 |
C. |
向西倾斜 |
D. |
向北倾斜 |
寓言“刻舟求剑”中的主人公找不到掉入江中的剑,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岸边的山 | B.水中的剑 | C.乘坐的船 | D.江中的水 |
如图所示,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1×10-3m3的正方体木块,用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线,一端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另一端系于圆柱形容器底部的中心,细线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容器内有一定质量的水,木块处于漂浮状态,但细线仍松弛。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6×10-2m2,现在向容器中注水(容器的容量足够大)直到细线对木块的拉力达到最大值,在细线断裂瞬间停止注水。待木块稳定后,容器的水面与细线断裂前的瞬间的水面相比高度变化
A.升高了2cm | B.降低了1.5cm |
C.升高了1cm | D.降低了0.5cm |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侧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不考虑容器的厚度),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均为ρ、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C、SB,且SC=S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为
A. B.
C.
D.
下列电学实验,都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其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A.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B.伏安法测电阻 |
C.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 | D.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上明月”是光的反射现象 | B.“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
C.“一叶障目”是光的反射现象 | D.“一叶障目”是光的折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