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把市场经济称做‘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 A.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B.促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 C.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 D.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下图是张老师上历史课时给冋学们展示的复习提纲。
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专题是
| A.美苏两极化的政治格局形成 |
| B.二战后美国经济恢复与发展 |
| C.美苏争霸互有攻守的过程 |
| D.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
2014年上半年“中国流行语”排行榜上,赫然在列的有“中国梦”“正能量”等词句。如果1936年的苏联也有一个“年度流行语”排行榜,你认为能上榜的是
| A.“新宪法颁布” | B.“苏联成立” |
| C.“出兵阿富汗” | D.“人民委员会” |
2014年中美关系低开高走取得历史性进展,奥巴马也成为最有中国缘的美国总统之一。以下和美国相关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古巴导弹危机
②签订《九国公约》;
③进入新经济时代
④杜鲁门主义出台
⑤废除黑人奴隶制
⑥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⑦罗斯福实行新政
⑧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首先对交通工具进行了革新
⑨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 A.⑥⑧⑤②⑦④①⑨③ | B.⑥①⑧②⑦④③⑤⑨ |
| C.②⑥⑧⑤①⑦④③⑨ | D.⑤①⑧③④②⑦⑥⑨ |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这样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这里的“新酒”是指
| A.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 B.国王仍然掌握国家权力 |
| C.革命过程中没有发生战争 | D.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
下列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共同点都叫人忍受苦难,有利于统治者统治人民 |
| B.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二者“新”的体现相同 |
| C.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社会背景和领导力量都不相同 |
| D.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