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下面有关唐朝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国运鼎盛、政局安定、制度创新 |
B. | 不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考做官 |
C. | 体现了唐太宗"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的追求 |
D. | 整个社会激荡着为国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 |
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历史、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统一局面形成始于()
A.炎黄部落的形成 |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
C.儒家思想的影响 |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
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
A.镇压人民的反抗 | B.控制边疆地区 | C.防止地方割据 | D.巩固统治 |
传说4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其中一位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为了给人们寻找治病的草药,“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一毒”。他是()
A.炎帝 | B.黄帝 | C.蚩尤 | D.大禹 |
从1948年到1950年,欧洲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这一被时人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是
A.门户开放政策 | B.冷战政策 | C.杜鲁门主义 | D.马歇尔计划 |
斯大林曾经说: “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纳粹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指的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B.诺曼底登陆 | C.莫斯科保卫战 | D.攻克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