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台湾高山茶是相对“平地茶” 的统称。以海拔1,000米以上茶园所产制的乌龙茶为主,台湾多地生产。高山上凉冷,早晚云雾缭绕,平均日照短,故所产茶叶苦涩成分降低。高山茶较注重“原味”,茶叶发酵程度较轻,受到人们的喜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高山茶多地生产说明了台湾(    )

A.红壤广布 B.气候条件优越
C.境内多山 D.品质好,畅销人们喜爱

高山茶畅销的原因(   )

A.名字与众不同,有传奇色彩
B.独特的生长条件
C.采茶、制茶的工艺复杂
D.历史悠久,种茶经验丰富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 ,回答19~20题。

从图中看出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水源状况 B.科学技术 C.草场分布 D.市场需求

可能引起上述牛奶生产布局变化的原因是 ( )
①甲地的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突出②乙地的生产成本降低
③丙地的远途交通不便④冷藏和保鲜技术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17~18题。

若数字①一④表示城市各功能区,则①最有可能是 ( )

A.住宅区 B.商业区 C.绿化带 D.工业区

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

A.西北风 向北流 B.东北风 向南流
C.东南风 向南流 D.西南风 向北流

政府规划牡丹江“一江居中、两岸同兴”,聚落临水分布的优势是 ( )
①方便取水②利于航运③营造秀美的滨水景观④利于水资源保护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说明 ( )

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降低
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生活水平下降

读“1800-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由图可知 ( )

A.1800年前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差距大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少于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

有关城市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增加 B.城市化改变了居民就业结构
C.城市化改变了人口空间分布 D.城市建筑物的高度改变了太阳高度角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