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乙国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理由是 。
(2)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3)试简述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而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读下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θ=23°26′)
(1)据图判断日期大约是__________前后,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
(2)此时北京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__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4)图中E、F、H、G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按昼长由长到短的变化情况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 为中心,日期为 。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3)图中晨线是 ,昏线是 。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 (东或西)侧。
(5)E点的地方时为 时,C点的地方时为 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 时,日落时间是 时,A点的昼长为 小时。
读下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19分)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2分)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低、中)纬度,________(热量带)。(3分)
(3)比较甲、乙、丙、丁四地随地球自转角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和线速度大小_______________。(2分)
(4)比较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日出时间早晚(地方时)(从早到晚排列)_______________。(1分)
(5)上图为月日前后光照示意图,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____(快、慢),北京时间为时,昼夜状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5分)
(6)甲点此刻为点,此刻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3分)
(7)丙点此刻为__________点,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乙点昼长__________小时。(3分)
读下左图“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下右图“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左图中AB、CD、EF表示晨昏线的是,表示地轴的是。
(2)上左图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的地方时是正午12时,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
(3)上左图中,太阳直射的纬线是,日期是。上左图所示日期过后一个月内,北京白昼变,且昼夜。
(4)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最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A.黄赤交角的存在B.地球上有南北回归线
C.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D.地球上存在季节更替
(5)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规律,与上右图所示相同的是地。
读下左图“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 ”和下右图“中国部分区域图” ,完成下列要求。(9分)
(1)在上左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2)上左图表示的日期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半球的昼(大于或小于)夜,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方向)移动。
(3)上左图中A、B、C三地昼夜长短相同的两地是。
(4)该日 (选择填空)。
A.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C.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D.距太阳直射点越远的地方,日出时间越晚
(5)该日上右图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