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小组在探究“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时做了如下实验: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烧杯,用塑料管向石灰水里连续吹气多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由此得出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⑴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步骤不足之外主要是               。
⑵你认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⑶经科学测定,获得以下一些数据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吸入的气体中体积分数
78%
21%
0.03%
呼出的气体中体积分数
78%
16%
4%

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     的体积分数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是由于人体内发生了       的结果。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低碳化”主要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2)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一步实现“低碳化”,这一生理活动发生在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

3)工业生产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燃料会产生废气,随着降雨落下来形成________;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请写出一条实现“山清水秀”的建议________

日常不良用牙习惯会导致龋齿。口腔中的产酸类细菌(主要是链球菌)分解食物碎屑产生的酸性物质,易引发龋齿。最新研究发现,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对链球菌有抑制作用。科研人员拟从甲、乙、丙三种乳酸菌株中,筛选出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无氧条件下,将等量的甲、乙、丙三种乳酸菌株,用相同培养液(该培养液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分别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去除乳酸菌,获得液体A、B、C。

②从液体A、B、C中各取等量液体,分别加入适量某种物质(该物质对链球菌没有影响)去除酸性物质,获得液体a、b、c。

③从上述六种液体中各取等量液体,分别做链球菌抑制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数值越大,表示对链球菌抑制作用越显著。

回答下列问题。

(1)牙齿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对链球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是______。分析从同一菌株获取的不同液体对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推测其差异主要是由________引起的。综合分析,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是________。

(3)假设经上述实验筛选出的,能抑制链球菌并有治疗龋齿潜力的最佳菌株是X。请你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乳酸菌株X的科学问题:________

(4)为了预防龋齿,我们应该养成的习惯有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下图模拟的是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气球模拟的是_____

2)图甲模拟的是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

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实验中:

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2)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制订并实施计划:

实验思路:以_____为变量,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装置两侧的中央各放5只鼠妇,静置2分钟;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共统计10

4)实验结果:统计并计算出小组10次数据的_____,发现阴暗处鼠妇数量比明亮处多。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兴趣小组选用经饥饿处理的2月龄小鼠,在下图所示迷宫中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探究训练次数对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下: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_____行为。

2)随着训练次数增加,小鼠走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越来越_____(填“长”或“短”)。

3)据统计,蚯蚓走迷宫获取食物要经历 200 多次尝试,所需时间更长。通过对蚯蚓与小鼠的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填“强”或“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