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为某一段多肽链和控制它合成的DNA双链的一段。“—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
密码子表:甲硫氨酸AUG 脯氨酸CCA、CCC、CCU 苏氨酸ACU、ACC、ACA 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B.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AUG、CCC、ACC、GGG、GUA
C.这条多肽链中有4个“—CO—NH—”的结构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被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对不同地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作物产量及太阳辐射量作比较,如下表所示:
作物 |
甘蔗 |
玉米 |
甜菜 |
地区 |
夏威夷 |
以色列 |
英国 |
纬度 |
21° |
32° |
52° |
太阳辐射[J/(cm2·a)] |
4 000 |
6 000 |
2 650 |
作物固定的总能量[J/(cm2·a)] |
306 |
405 |
203 |
作物产量[J/(cm2·a)] |
190 |
190 |
144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太阳能利用率最低的是英国甜菜 |
B.以色列玉米呼吸作用的消耗率最大 |
C.高的太阳辐射量,能使作物有高的光合作用量,但不一定有高的作物产量 |
D.作物产量高的地区,往往不是太阳辐射高的热带,而是在昼夜温差大的温带 |
微生物生长最快时的培养温度叫最适生长温度,在此条件下微生物分裂用时最短。但科学工作者在青霉素的发酵过程中分四个阶段控制其培养温度,即0小时5小时
40小时
125小时
165小时,结果青霉素产量比自始至终处于30 ℃恒温培养的提高了14.7%。这说明()
A.最适生长温度就是生长量最高时的培养温度 |
B.最适生长温度就是发酵速度最快时的培养温度 |
C.最适生长温度就是某一代谢产物产量最高时的温度 |
D.不同的生理变化过程存在着不同的最适温度 |
某科学家用14C标记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这种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CO2→C4→C3→糖类,那么其研究对象最可能的是()
A.小麦 | B.水稻 | C.苋菜 | D.大豆 |
在小家鼠中,有一突变基因使尾巴弯曲。一系列杂交结果如下:
组别 |
亲代 |
子代 |
||
雌(♀) |
雄(♂) |
雌(♀) |
雄(♂) |
|
1 |
正常 |
弯曲 |
全部弯曲 |
全部正常 |
2 |
弯曲 |
正常 |
50%弯曲,50%正常 |
50%弯曲,50%正常 |
3 |
弯曲 |
正常 |
全部弯曲 |
全部弯曲 |
4 |
正常 |
正常 |
全部正常 |
全部正常 |
5 |
弯曲 |
弯曲 |
全部弯曲 |
全部弯曲 |
6 |
弯曲 |
弯曲 |
全部弯曲 |
50%弯曲,50%正常 |
判断小家鼠尾巴弯曲的遗传方式及依据组别,正确的是()
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 | B.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6 |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 | 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 |
下列细胞为生物体的体细胞,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