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应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追踪T2噬菌体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去向 |
B.用35S标记蛋白质是由于T2噬菌体化学组成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 |
C.用含32P的肉汤培养基培养T2噬菌体获得DNA被标记的T2噬菌体 |
D.检测离心后试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差异可推测侵入细菌中的物质 |
下列三图是探究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相关特点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可以得出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 |
B.图乙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浓度有限 |
C.图丙可以得出pH越小或越大酶活性越高 |
D.三个实验中的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 |
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量取2 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 mL量筒而不用10 mL量筒 |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
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
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细胞①的相同 |
B.细胞③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
C.细胞④的出现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
D.细胞①②③④中均存在同源染色体 |
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6个DNA分子 |
B.该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不同的成熟配子 |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
D.在该哺乳动物的卵巢中能观察到此细胞 |
下列对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四分体有两个着丝点 |
B.一个四分体有两个DNA分子 |
C.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
D.人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3个四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