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宝库中,有许多词语是赞美“空”的,例如:“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空灵剔透”“虚怀若谷”……
但是,也有许多词语说的是“空”的困窘、尴尬甚至可怕,比如:“囊空如洗”“胸无点墨”“目空一切”……
那么,究竟是“空”好,还是“不空”好?请以“还是 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述你的见解与思考。
要求:(1)从“空”与“不空”两个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在画横线的空缺处,将文章标题补充完整。(2)必须写议论文。(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5)不少于70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忽略”可以是一种爱护,可以是一种伤害;“忽略”可以是一种策略,可以是一种过错;“忽略”可以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可以是一种卑微的态度。
生活中,你一定对“忽略”有自己的体验。请你展开联想,以“忽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
写作70分
以“底色与着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晚上,我陪孩子练习造句,用的词是“活泼”。 孩子说:“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很活泼。”我说:“对,再造一句。” 孩子想了想,说:“小鱼游过去了,水很活泼。”我说:“对。等等,不对!” 孩子不懂我要说什么。我的本意是赞赏她说的句子的,并以为这是非常好的句子。这句“水很活泼”,真是非常非常活泼,要是再进一步,就是写诗了。孩子的语言本来都是很生动的,大人七教八教,规范自然是规范了,但也枯萎了。我对孩子说::“你造的这个句子是一个很好的句子。但是,考试的时候不要这样造。因为跟后边参考答案不符。”
第二天放学一进家门,孩子就高兴地说:“妈妈,我造的句子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说我的造句有创意。”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一则对话,根据要求作文。
于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于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
对待贫贱富贵的态度,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前提,也是识别一个人的重要标尺。上述对话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社会生活和个人实际,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本无高低贵贱之分,而灵魂却有巨大差异,正是由于人的内心世界有所不同,才有了高贵和平庸之分,乃至高尚与卑鄙之别。人的高责不在于他的身份和地位,而在于他的灵魂。
体会这段文字的含义,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写一篇作文。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