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4)如用
装置收集氧气,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如果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6)在实验室里,可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的反应来制取硫化氢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且水溶液呈酸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铁、铜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金属材料。
(1)将油漆涂在铁艺家具上防止生锈,其目的是将铁与空气中的隔绝。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冶炼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我们必须保护金属资源并进行金属的回收利用。欲从含有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全部铜。处理过程如下:
步骤①加入过量铁粉,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充分反应后步骤②进行的操作是,得到的滤渣中含有,继续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和硫酸亚铁固体。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苦笋是竹笋的一类,被人们称为笋中珍品。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某苦笋含有的部分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 |
蛋白质 |
维生素C |
纤维素 |
钙 |
镁 |
磷 |
锌 |
含量 |
2.6g |
5mg |
1.8g |
9mg |
1mg |
64mg |
0.33mg |
①表中的“磷”指的是(填“元素”或“分子”),已知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X为;
② 蛋白质、维生素C和纤维素均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③ 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则维生素C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
(2)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达300多度,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孔明灯会而引发火灾。(填字母)
A.提供可燃物 B.供给氧气 C.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由H、C、O、S、Cl、Na、Ca等7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若A~D均含一种相同元素,且A、B、D均为氧化物, C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B的化学式为, 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D均为化合物,且D、B、A、C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B和D在生活中常用于灭火,B的化学式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D均由三种元素组成,且有如右图所示的实验,C、D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若关闭K2打开K1,将D中溶液滴入A中,可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 B中溶液变浑浊;此时关闭K1、打开K2,可观察到广口瓶中液体进入C中,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则D为,B→C的化学方程式为。
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质。
(1)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铁却很易生锈,写出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3)某化学小组用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他们先看到现象,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还认为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若要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的物质为,滤液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
下图为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部分分子种类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1个A分子中共含有个原子,C代表的是。
(2)反应物中缺少某种物质,在反应前方框内应补充的微粒是(填序号)。
(3)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