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1·L–1,若a<7时,则该溶液可能为NaHSO4溶液 |
B.常温下,中和同体积、同pH的硫酸、盐酸和醋酸所需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V(硫酸)>V(盐酸)=V(醋酸) |
C.25℃时,已知Ka(CH3COOH)=1.7×10-5mo1·L–1、Ka(C6H5OH) =1.0×10-10mo1·L–1、 Ka1(H2CO3) = 4.2×10-7mo1·L–1 、Ka2(H2CO3) =5.6×10-11mo1·L–1pH相等的①CH3COONa ②C6H5ONa ③NaHCO3溶液中,c(Na+)大小关系:②<③<① |
D.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常温下Ksp(BaSO4)>Ksp(BaCO3) |
在下列物质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是()
A.![]() |
B.![]() |
C.![]() |
D.CH2=CHCl |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蒸馏 | B.裂化 | C.萃取 | D.重结晶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几种:NH4+、A13+、Mg2+、CO32―、Cl一、SO42―,为确认溶液组成,现取100 mL分成三等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⑴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 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⑵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沉淀0.58 g(经过滤、洗涤、干燥,下同),同时收集到气体0.03 mol(设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
⑶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盐酸酸化)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6.99 g。
由此可知,下列关于原溶液组成的正确结论是
A.一定存在Cl一 | B.一定存在A13+和NH4+ |
C.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A13+ | D.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 3 mol/L |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B和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C的单质能与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C.元素C、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C、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下列说法正确,且能用原电池原理解释的是
A.合金一定比纯金属耐腐蚀 |
B.如图,在铁棒上产生气泡,碳棒上没有气泡 |
C.在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D.铝不需要特别处理就具有抗腐蚀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