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在蔗糖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再加入浓硫酸,迅速搅拌 |
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物质 |
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
B |
淀粉和稀硫酸混合共热后,再加少量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
产生红色沉淀 |
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 |
C |
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用足量稀硝酸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
生成淡黄色沉淀 |
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 |
D |
将溴水加入苯中并充分振荡 |
溴水褪色 |
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Cl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Cl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Q3 | B.Q1+Q2>2Q3 | C.Q1+Q2<Q3 | D.Q1+Q2<2Q3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H4与18g 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
B.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 |
C.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 所含电子数相等 |
D.1mol乙烷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8NA |
如果n为第ⅡA中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则原子序数为(n+1 )的元素可能位于①第ⅢA族 ②第ⅣA族 ③第ⅢB族 ④第ⅠA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知原子的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质量数,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Cl4、PCl5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
C.经实验测得邻-二溴苯仅一种结构,说明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 |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