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小组同学依据化学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制取22.4 L(标准状况)SO2气体。取65.0 g锌粒与98%的浓H2SO4(ρ=1.84 g·cm-3)110 mL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氢气。为此,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对所制取的气体进行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为          ;98%的浓H2SO4(ρ=1.84 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2)请写出产生氢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①装置B是为了吸收SO2,则不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
A.NaOH溶液        B.浓H2SO4       C.KMnO4溶液 
②可证实一定量的锌粒和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生设计如下图Ⅰ装置,测定2 mol/L的硫酸与锌粒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请回答:
图Ⅰ图Ⅱ
(1)装置图Ⅰ中放有硫酸的仪器名称是
(2)按照图Ⅰ装置实验时,他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 min,他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
(3)实验结束后,得到的结论是。
(4)该生又将图Ⅰ装置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改为图Ⅱ,实验完毕待冷却后,该生准备读取滴定管上液面所在处的刻度数,发现滴定管中液面高于干燥管中液面,应首先采取的操作是。

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所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请填写下列空白。

(1)如果将图示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
(2)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则可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不能检验出来的物质是________

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CO2
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2)滴加浓硝酸之前,需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CO2,其目的是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可多选)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氧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查阅相关资料知:实验室制取SO2气体的反应原理为Na2SO3 + H2SO4 Na2SO4 + SO2↑+ H2O,据此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



Na2SO3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装浓硫酸的仪器的名称是
(2)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再    (填操作名称),然后加入试剂并加热。
(3)实验过程中, 装置B、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4)D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说明SO2具有 性。
(5)装置E的作用是

指出下面3个实验中各存在的一个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