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名 称 |
地点 |
创刊时间 |
出版期数 |
刊 期 |
劳动与妇女 |
广州 |
1922 |
11 |
周刊 |
新妇女 |
上海 |
1920 |
25 |
半月刊 |
妇女评论 |
苏州 |
1920 |
9 |
半月刊 |
解放画报 |
上海 |
1920 |
24 |
月刊 |
妇女声 |
上海 |
1922 |
10 |
半月刊 |
妇女评论 |
上海 |
1923 |
104 |
|
妇女周报 |
上海 |
1922 |
189 |
周刊 |
妇女与家庭 |
上海 |
|
|
日刊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五四运动的影响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国民革命的推动
明末清初,顾炎武主张做学问要“经世致用”,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他的代表作是
A.《农政全书》 | B.《天工开物》 |
C.《天下郡国利病书》 | D.《坤舆万国全图》 |
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采用“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这种统治思想源于
A.法家思想 | B.儒家思想 | C.墨家思想 | D.道家思想 |
下列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全盘否定 | B.两者对“理”的认识有巨大差别 |
C.对维护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 D.都使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其理论来源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思想 | B.道家思想 |
C.法家思想 | D.墨家思想 |
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 D.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