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国家的本质是国家对社会问题进行干预,用国家的力量来调节财富的分配。这其实是对自由资本主义的一种调整。这表明“福利国家”制度
| A.使国家承担了社会救助的责任 | B.涉及范围是社会低收入人群 |
| 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
图一、二、三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
| A.生产严重过剩 |
|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
|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
|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
|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
|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
|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
|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
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德国开始步人欧洲强国之列 |
|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
|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
|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
|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
|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
|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
|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
下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 )
| A.蒸汽动力 | B.水力动力 | C.水电动力 | D.机械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