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国家的本质是国家对社会问题进行干预,用国家的力量来调节财富的分配。这其实是对自由资本主义的一种调整。这表明“福利国家”制度
A.使国家承担了社会救助的责任 | B.涉及范围是社会低收入人群 |
C.实施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
右图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网站首页,页面设置了三项链接。如果
请你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下列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 B.《天朝田亩制度》 |
C.天国兴衰 | D.《资政新篇》 |
“是时洋船八十余艘,炮声震江岸,自瓜洲至仪征之盐艘巨舶,焚烧一空,火光百余里。……六月二十八日,遂逼江宁(南京),东南大震。”材料记述的侵略暴行发生于
A.1842年 | B.1860年 |
C.1894年 | D.1900年 |
17世纪中期的中国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而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保护海外贸易。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取决于中、英两国
A.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因素 | B.统治集团的态度 |
C.在世界市场所处的地位 | D.海上力量的强弱 |
苏州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明清时期盛泽镇的发展历程表明
A.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 B.工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 |
C.重农抑商政策走向瓦解 | D.海外贸易推动手工业兴盛 |
“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记录的城市景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汉代长安 | B.隋代洛阳 |
C.北宋东京 | D.明朝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