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歌咏言”,唐人杜牧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
| B.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
|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
| 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梭伦改革是调和平民与贵族关系的话,伯里克利的改革则完全是有利于平民的,全体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使权势者操纵和对抗法律的难度和风险都增加了。下列改革措施支持“完全是有利于平民”这一观点的有()
①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十将军委员会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实行公职和公共参与活动的津贴制度
④创立“陶片放逐法”
|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③④ |
新浪网《穿越时空的对话》一文认为同时期的历史政治人物乾隆与华盛顿谈政见,谈三权分立,双方会吵起来;谈文字狱,双方则有可能会打起来。两人的政见差异从文明史观的视角看源于()
| A.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 | B.两人人生经历的差异 |
| C.科学教育与启蒙教育的差异 |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大环境的影响 |
同学们发现古装影视剧中经常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史实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剧中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①战国时期的秦国将军子岸说“纸是包不住火的”
②汉惠帝刘盈带皇后嫣儿在院中放烟花
③乾隆皇帝夸奖永琪为小燕子做棉花椅
④年迈的康熙皇帝兴高采烈地点看京剧名段《斩马谡》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许倬云在《我者与他者》中提到:“历史其实是不公平的,若除掉南方文化的成分,中国文化系统将失去不少颜色。试想:中国文化没有了‘南方之强’即没有了(),中国的韵文诗赋,将是如何?”据此判断,()应该填的是()
| A.诗经 | B.楚辞 | C.唐诗 | D.宋词 |
《万历十五年》写道:“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李贽成为近代中国进步思想的先声 |
| B.李贽的思想未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统治地位 |
| C.李贽的悲剧是当时时代和社会环境的结果 |
| D.李贽对现实的批判引起统治者的不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