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互为表里 | B.前后继承 |
| C.名称不同的一个制度 | 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一个具体内容 |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斗争”后制作的时间轴,所标注的7处事件中,标注正确的有
| A.4处 | B.3处 | C.2处 | D.1处 |
《明史·职官制》记载:“内阁制票拟,不得不决与内监与批红,而相权转归寺人。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 |
| B.宦官控制阁权,政治黑暗 |
| C.皇帝设内阁和司礼监互相牵制 |
| D.明代相权实际控制在宦官手中 |
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为八思巴(土蕃的大喇嘛,主持宣政院)之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以上材料表明
①宣政院是统辖西藏地区政务和军事的地方机构
②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
③元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
④八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它是汉代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以下关于九品中正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正”是在中央设置的负责评定等第的中正官 |
| B.“九品”指中正官据人物的才能按九等进行评定 |
| C.“中正”所评定的品级即被评人所授官职的品级 |
| D.选官方式的封闭,便利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 |
有学者说:“(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
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②可有效制约君权③提高了行政效率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