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给中共中央的一份报告中曾列举以下内容:(1)有很好的群众;(2)有很好的党(3)有相当数量的红军;(4)有便于作战的地势;(5)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毛泽东选集》)这段材料论证了
A.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 B.工农武装割据的条件 |
C.持久抗战的有利因素 | D.解放战争胜利的经验 |
“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主张:“画法以意匠经营为主,然必气韵生动为妙。意匠易及,而气韵别有三味,非言可传!”以下作品符合其主张的是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宋元时期)由于所有的官员和富商也住在城市里,……高雅文化自然因此也大大都市化了,其口味与心态都具有市民化的特征”。下列文化成就不能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柳永的词雅俗并陈,适应娱乐场所的需要 |
B.关汉卿的《窦娥冤》大量使用白话、方言 |
C.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反映了中国画线描的艺术手法 |
D.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的市井生活 |
南宋后期的诗论家严诩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诩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
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
B.科举制度,考查诗赋 |
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 |
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 |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
B.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C.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
D.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