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的中国,曾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贸易中心,有人设想:假如当时的明朝政府,不去攻剿双屿岛,而是打开国门,利用压倒性贸易优势,中国的世贸中心地位,可能保持500年至今。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局面,是由于明朝政府
| A.继续重农抑商 | B.抑制土地兼并 |
| C.实行海禁政策 | D.加重外贸税收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取名字很讲究,至少要图个吉利,最好还能有助于大贵大富。事实上,一个好名字有时候确实能给人带来好运气。据史书记载,清末甲辰会试年,恰逢北方大旱,殿试结柬后,阅卷大臣将前十名的卷子呈上,让慈禧钦定状元。以下四人中,因为名字“恰逢其时”而最后被“幸运”地钦点为状元的是
| A.朱汝珍 | B.商衍鎏 | C.谭延闯 | D.刘春霖 |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
|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
|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突出反映在
①中央决策的民主化
②任人唯贤的原则得以贯彻
③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使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中国古代对地方管辖的措施不断变化。民间俗语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里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能应是
| A.管理地方行政 | B.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
| C.管理地方军事 | D.管理地方财政 |
图是秦朝政府的基本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本质特征是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 B.皇权至高无上 |
| C.全面推行郡县制 |
| D.中央与地方相互制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