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等多角度进行分类,体现出不同的价值,可谓异彩纷呈。如果从时代方面来看,对于19世纪中叶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美菜系成为主导 | B.反映出一定的革命特色 |
C.西式糖果糕点受到抵制 | D.中餐西餐并行于世 |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
下表所列思想主张中,具有哪些积极元素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天下“定于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①社会责任②国家统一
③改革精神④崇尚实用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置相》中说“有明(明朝)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朱元璋)罢丞相始也”,他设想恢复宰相,使其“摩切(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黄宗羲主张“置相”是为了
A.解决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 B.废除世袭君主制度 |
C.实现人民主权 | D.减轻皇帝政务负担 |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此言出自
A.孔子 | B.孟子 | C.朱熹 | D.王阳明 |
“功虽疏必赏,过虽近必诛”、“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种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 B.墨子 | C.老子 | D.韩非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