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说:“铁已在为人类服务……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它是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项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下列最能反映出铁的“革命作用”的是( )
A.促使了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 | B.加速耕地的大规模开发 |
C.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 D.促使封建生产关系的出现 |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D.确定海南全岛为经济特区 |
某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梦·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历史术语: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对专制统治 |
C.实行救亡图存 | D.反抗外来侵略 |
《江南造船所纪要》载,1920—1921年,该所为美国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分别是“官府”、“天朝”、“东方”、“震旦”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造船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进步 |
B.“一战”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C.为美国所造的四艘万吨轮船带有中国文化元素 |
D.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的“民族”色彩也很突出,但那主要是“驱逐鞑虏”、“排满兴汉”的民族性,与后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不是一回事。其依据是
A.没有无产阶级领导 | B.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
C.在革命中曾经寻求西方国家的支持 | D.“排满兴汉”体现了大汉族主义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