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商鞅令“为田开阡陌封疆” |
废除了分封制,强化了中央集权 |
B |
孝文帝实行“三长制” |
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
C |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 |
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又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
D |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
导致相权反弹,皇权削弱 |
先秦古籍《礼记·乐记》记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这表明
①人们很早就探索物质利益关系②理学萌芽于先秦时期
③反对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④天理与人欲之辨由来已久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管仲为安徽颍上人。他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也(促进),所以起本事(农事)”等。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劝告统治者要以农为本 | B.商业兴旺带动农业发展 |
C.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 D.认识到物质的决定作用 |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利用是行不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 B.阶级斗争分析法 |
C.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 D.历史结构分析法 |
1987年9月国务院颁《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当时包括就地转手倒卖、购买大型运输工具,个体户、下海商人也被列为投机倒把分子受到打击。1997年《刑法》取消了“投机倒把罪”,2009年正式删去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这反映了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 B.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
C.法律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 D.社会经济秩序日趋稳定 |
下图是两个不同时期参与天安门广场游行的群众队伍,方阵中的标语反映了当时我国对农村政策的调整。以下阐述正确的是
图一图二
①当时的政策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②图一反映出农村工作中的 “左”倾错误
③图二反映出调整土地所有权后农民的感激之情
④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