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评价洋务运动的实践者李鸿章说:“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以下与其“伟人”评价无关的史实是

A.1865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的开平煤矿打破洋煤对市场的垄断
C.1872年建立继昌隆缫丝厂 D.建立轮船招商局标志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

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力利
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强,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比较中日近代文化的异同
B.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D.批评洋务派的活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王安石变法中,意图“举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的是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这是对哪次改革的描述?

A.大化改新 B.1861年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孝文帝改革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