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 A.(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
| B.“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 《论衡》) |
| C.(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宋·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
| D.(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读《1820~190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导致乡民迁居谋生以及职业变化的因素有()
1820~190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 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 1880~1909 |
156 |
0 |
118 |
38 |
①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②中国日益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③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和发展④农民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图四条曲线代表的是美、德、英、中四个国家制造业产值在世界上所占比重,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其中代表美国的曲线应该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开辟新航路引发的贸易路线的转移,西欧国家可以()
①向东由小亚细亚到达东亚 ②向南绕非洲大陆南端至东方
③向西经过南美洲前往亚洲 ④向北横穿亚欧大陆到达东亚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乾隆称;“关口征纳米税,虽每石所收无几,商人藉口额课,势必高抬价值。是取之商者仍出之民也。……每遇1地方歉收“…-关口商贩米船,概给票放行,免其上课,皆以为民食计也”,“乃数年来,税免而米豆之价不惟不减,且昂贵时或有加”。这段话表明当时 ( )
| A.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 B.免税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剥削 |
| C.粮食的商品化趋势增强 | D.经营粮食的商人并没有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