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中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 | B.主观唯心主义 |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市民王某希望了解本市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情况,向市环保局提出申请公开相关数据,但环保局未予作答。王某较起真来,按法定程序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职责。法院判决王某胜诉。这反映了
①国家支持公民依法维权 ②公民享有质询权
③国家保护公民的知情权 ④公民享有监督权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材料表明,我国
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
②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
④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从而改变了以往因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导致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不同的状况。这一法律规定的变化
A.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 |
B.实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
C.消除了公民的身份差别 |
D.体现了对公民平等权利的尊重 |
从2005年开始,一个名为“公共预算观察”的志愿者团队每年向若干中央部委和许多地方政府提出查看预算案的申请。近几年每到“两会”期间,社会公众都会对政府预算公开问题给予极大关注。2009年底,国务院提出争取3年内实现向社会公开全部部门预算。社会公众要求政府预算公开体现的公民权利是
①了解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②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
③管理公共事务的参与权
④分享公共服务的平等权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1年4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在中国人大网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人大常委会实施该举措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
B.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 |
C.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 |
D.政府建立了信息公开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