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下面下列问题。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选用比
例尺应为( )
A.1:40000 | B.1:20000 | C.1:4000 | D.1:200000 |
沿岸水是河水与海水在沿岸混合而成的水体。受盛行风、海岸线形态、入海径流和海水运动等因素影响,渤海南部沿岸水的盐度、运动范围等季节变化较明显。如图为渤海局部海域1月盐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海域低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海域结冰少 |
B. |
径流汇入多 |
C. |
沿岸水蒸发少 |
D. |
沿岸水积聚多 |
(2)1月渤海与黄海海水交换的模式是( )
A. |
南进北出 |
B. |
北进南出 |
C. |
中间进南北出 |
D. |
南北进中间出 |
(3)与1月相比,推测7月( )
A. |
甲海域与渤海海峡盐度差变小 |
B. |
渤海南部沿岸水范围向东扩大 |
C. |
渤海与黄海之间海水交换加强 |
D. |
渤海南部沿岸水盐度明显降低 |
物流在商品汽车产销中发挥重要作用。汽车装配厂通常先将商品汽车入库,再依据订单数量及来源地通过铁路、公路、水路运给经销商。目前,铁路部门将汽车装配厂的商品汽车有计划、成规模地运至物流基地(如图中的“中转库”),再依据订单由公路运给周边地区经销商,这种商品汽车物流方式称为“库前移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中转库”主要为了发挥( )
A. |
铁路运输安全快捷优势 |
B. |
公路铁路联合运输优势 |
C. |
铁路运输规模经济优势 |
D. |
公路运输灵活便利优势 |
(2)与旧模式相比,“库前移模式”能够提高( )
A. |
装配厂的汽车生产量 |
B. |
经销商的销售时效性 |
C. |
装配厂的市场占有率 |
D. |
经销商的汽车销售量 |
夏季风北边缘线表示夏季风到达的最北边界,其位置随夏季风强弱而移动。毛乌素沙地在距今约10000~8500年期间风沙堆积,约8500~3000年期间土壤发育。如图示意最近几十年夏季风北边缘线的平均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毛乌素沙地10000年以来的变化过程,反映了夏季风北边缘线( )
A. |
持续往东南移动 |
B. |
先向东南再向西北移动 |
C. |
持续往西北移动 |
D. |
先向西北再向东南移动 |
(2)毛乌素沙地湖沼沉积增强期间,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广泛发育( )
A. |
森林土 |
B. |
草原土 |
C. |
荒漠土 |
D. |
高寒土 |
人口流动包括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依据人口流动空间范围,将其划分为跨省、省内跨市和市内跨县三种方式。中小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起重要作用,但持续的人口流动造成一些中小城市人口净流出。表格为2011~2018年我国中小城市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方式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跨省 |
0.39 |
0.42 |
0.38 |
0.36 |
0.36 |
0.36 |
0.36 |
0.37 |
省内跨市 |
0.29 |
0.27 |
0.30 |
0.31 |
0.30 |
0.30 |
0.29 |
0.28 |
市内跨县 |
0.32 |
0.31 |
0.32 |
0.33 |
0.34 |
0.34 |
0.35 |
0.35 |
(1)表中数据反映中小城市( )
A. |
2011~2014年跨省和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同 |
B. |
2015年和2016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数量相同 |
C. |
2011~2018年省内跨市流动人口比例波动上升 |
D. |
2011~2018年三种方式流动人口比例基本均衡 |
(2)中小城市应对人口净流出,可以( )
①发展劳动力节约型产业
②鼓励返乡创业
③引导非核心功能疏解
④放宽落户政策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如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据此完成下列题目。
(1)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
A. |
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 |
B. |
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 |
C. |
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 |
D. |
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 |
(2)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
②夏季热,气流辐散
③冬季冷,气流辐合
④冬季冷,气流辐散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3)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纬度
②天气状况
③海拔高度
④海陆性质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④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