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面两副图回答问题。

(1)左图中阴影所示为草原发展大牧场的区位优势有:①                                          
                    。
(2)右图B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        玉米 ,C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它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的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了如下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
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学习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
安装方式:如图,A为量角器直线边投射的日影,AB⊥PA。
测量日期:12月22日。
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
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时58分时角β最小,为52°56′。

(1)判断当地的地理坐标。
(2)该地最接近于长沙、重庆、武汉、西安四城市中的哪一个?(2分)
(3)分析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2分)

下图为“某两日昼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的直射光线。(2分)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选择填空)。(2分)

A.甲图时①地比②地相同高度旗杆影子长
B.乙图时北京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C.从甲图到乙图,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两图中①点与③点的经度相同,地方时也相同

(3)描述甲图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差异。(2分)
(4)写出乙图时北京的日期和时间(北京时间)。(2分)
(5)简述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②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2分)

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两大工业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速度很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崛起,许多外资企业由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迁移。结合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
(2)试从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变化与长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优势两方面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

读制鞋业在M、N两个地区(M为我国东部沿海城市,N为我国西部人口密度较大的中等城市)的转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制鞋业在M、N两地区之间的转移情况并简析原因。
(2)分别简述制鞋业转移对M地区和N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图。

材料二: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
(1)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甲地区商品粮基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2)与甲 区域 相 比 ,图 中 丙 区 域 的 农业 发 展 有 哪 些 优 势 区 位 条 件?
(3)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良而深受市场欢迎,试从气候条件出发分析其原因。
(4)丙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原因。(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