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如下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两工业区的主导因素共同是 。
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2)说出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3)世界很多城市的起源和发展,都与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请例举上面两图中各城市的主导产业或者城市功能。(任意例举三个即可,6分)
(4)东北工业区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10分)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 和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4) 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________和。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三个数码分别代表钢铁厂、污水处理厂和服装厂,则代表服装厂的数码为,
原因。
(2)D处为(填“高级”或“低级”)住宅区,理由是
。
(3)下列四图中,正确表示AE间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 )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据在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
当地时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公里,地震引发海啸、核事故,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读东亚部分地图与日本核电站分布图,回答问题。
(1)历史上,日本与我国交往频繁,左图虚线表示隋唐时期日本“遣唐使”路线,试分析“遣唐使”线路多选择夏季从日本出发来中国,冬秋返回日本的原因。
(2)此次地震造成的核危机引发世界关注,结合右图分析日本核电站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右图箭头表示20世纪80年代后加工工业转移的方向,从地理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地震引发海啸说明自然灾害具有什么特点?试说明此次海啸规模巨大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冬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分布图
材料二甲地农村生活能源构成比重图
材料三亳州市煤炭资源分布图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安徽省小麦生长期干旱发生风险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甲为安徽省“十二五”期间建设的三大生态屏障工程,试说明该地区存在的生态问题与能源结构调整措施?
(3)亳州地处安徽西北部,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57亿吨,占全省煤炭资源储量的20%,仪次于淮南、淮北两市,位列全省第三。请你为毫州市煤炭综合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