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如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2)实验二锥形瓶内产生的主要现象是;
(3)由实验三除了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外,还可以比较出白磷、红磷化学性质上的不同点是
(4)实验四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答一点即可)
(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5分)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Ca(OH)2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色。
(2)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
(3)根据图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制取烧碱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氢氧化钙的一个用途。
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所学物质的分类归纳,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组物质所属的类别_____。
(2)在分类所列举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___。
(3)选择分类物质中的一种,写出一个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条件所需物质不受所列物质限制)。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
和直接接触。写一种除去铁锈的方法。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烧杯②中是酚酞溶液,当烧杯①中液体由浓氨水换成浓盐酸时②中溶液的颜色的变化是其中盐酸与NaOH的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200C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2)20℃时,将25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
(3)若将t1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4)要从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得到A用方法。
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向过滤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
(2)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滤出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