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对比两个试管中的实验,可探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
B. |
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CO 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
C. |
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
D. |
向盛有NaOH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烧杯中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H 2SO 4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丙为沉淀,则甲、乙中一定有一种物质是碱 |
B. |
若丙为气体,则甲、乙中一定有单质 |
C. |
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D. |
若甲、丁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设计 |
A |
分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B |
除去MgCl 2溶液中的少量MgSO 4 |
加适量的BaCl 2溶液,过滤 |
C |
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
加过量的稀盐酸后,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
D |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 4溶液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某些劣质食品中常添加过量的"甜蜜素",有害人体健康。工业上由环己胺(化学式是C 6H 11NH 2)与氢氧化钠反应合成"甜蜜素"。下列对环已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类别上看:环己胺属于有机化合物 |
B. |
从性质上看:环己胺可以与碱反应 |
C. |
从组成上看:环己胺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
D. |
从结构上看:环己胺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 |
向一定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
B. |
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
C. |
ab(不包括a点)段有沉淀生成 |
D. |
d点溶液的pH>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