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连接装置后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 | 红磷要足量 |
C. | 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胶囊 | D. | 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
B. |
水果榨汁 |
C. |
分离液态空气 |
D. |
葡萄酿酒 |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丙>乙>甲
B.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3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甲=乙
D.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如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
B.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硫酸反应,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入氧化钙质量的关系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的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 )
选项 |
x |
y |
z |
A |
2 |
24 |
紫色石蕊试液 |
B |
2 |
2O |
无色酚酞试液 |
C |
CO |
2 |
紫色石蕊试液 |
D |
2 |
NaOH |
无色酚酞试液 |
A.AB.BC.CD.D
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镁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镁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
D.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2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