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 mL浓度为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 mol |
B.n(Na+)∶n(Cl-)可能为7∶3 |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箐”的分子(直径为m)恢复了磁性。“钴酞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和植物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箐”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分子直径比![]() |
B.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
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D.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属悬浊液 |
铝制器皿能够盛放的物质是()
A.稀硝酸 | B.浓硫酸 | C.NaOH溶液 | D.稀硫酸 |
欲迅速除去铁壶底的水垢,最好的办法是用()
A.浓盐酸 | B.稀硝酸 | C.浓硫酸 | D.浓硝酸 |
.稀硫酸中插一块铜片,加入下列物质后,可使铜片迅速发生反应的是()
A.稀盐酸 | B.硫酸钠晶体 | C.硝酸钾晶体 | D.氯化钠晶体 |
下列操作中,不能区别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是()
A.分别加入铁片 | B.分别观察外表 |
C.分别加入蔗糖 | D.分别加入硫酸铜晶体 |